《木蘭花慢(寄朱子西)》
年代:宋代 作者: 佚名
渺渺懷芳意,苦對景、可憐生。記燕外鶯邊,柳深竹嫩,度密穿青。如今淡煙細雨,正午窗半夢酒初醒。樂事怎堪重省,起來一餉愁縈。
悠然又把酒壺傾。擺不動離情。想閑卻春游,綠陰深院,芳草長亭。乾愁有誰解得,傍晚來,風起碎池萍。坐待晴云四卷,依然月上疏欞。
悠然又把酒壺傾。擺不動離情。想閑卻春游,綠陰深院,芳草長亭。乾愁有誰解得,傍晚來,風起碎池萍。坐待晴云四卷,依然月上疏欞。

離別詩(249首)
- 作者:
- 全部
- 李白(15)
- 晏幾道(13)
- 吳文英(10)
- 辛棄疾(9)
- 納蘭性德(8)
- 柳永(8)
- 韋莊(7)
- 蘇軾(7)
- 賀鑄(5)
- 李清照(4)
- 杜甫(4)
- 晏殊(3)
- 王國維(3)
- 歐陽修(3)
- 白居易(3)
- 孟浩然(3)
- 毛滂(3)
- 周邦彥(3)
- 李商隱(3)
- 石孝友(3)
- 周紫芝(3)
- 岑參(3)
- 陳子昂(2)
- 何遜(2)
- 溫庭筠(2)
- 盧照鄰(2)
- 毛文錫(2)
- 杜牧(2)
- 謝逸(2)
- 陸游(2)
- 范云(2)
- 惠洪(2)
- 柳宗元(2)
- 王安石(2)
- 薛昭蘊(2)
- 王之渙(2)
- 錢起(2)
- 韋應物(2)
- 江淹(2)
- 趙以夫(1)
- 范成大(1)
- 和凝(1)
- 夏完淳(1)
- 王維(1)
- 程垓(1)
- 李益(1)
- 韓元吉(1)
- 鄭谷(1)
- 樂婉(1)
- 陸龜蒙(1)
- 劉著(1)
- 曹植(1)
- 錢枚(1)
- 裴迪(1)
- 袁去華(1)
- 魏承班(1)
- 高觀國(1)
- 戴叔倫(1)
- 聶勝瓊(1)
- 王沂孫(1)
- 薛濤(1)
- 劉仙倫(1)
- 劉子翚(1)
- 楊萬里(1)
- 李賀(1)
- 呂本中(1)
- 羊士諤(1)
- 朱彝尊(1)
- 李嘉祐(1)
- 趙彥端(1)
- 蘇洵(1)
- 李攀龍(1)
- 張先(1)
- 權德輿(1)
- 元好問(1)
- 牛希濟(1)
- 張九齡(1)
- 韓愈(1)
- 蕭子顯(1)
- 李頎(1)
- 司空曙(1)
- 李致遠(1)
- 游次公(1)
- 陳與義(1)
- 駱賓王(1)
- 羅鄴(1)
- 姚燧(1)
- 徐鉉(1)
- 竇叔向(1)
- 房舜卿(1)
- 張鎡(1)
- 李師中(1)
- 尹式(1)
- 黃庭堅(1)
- 王元鼎(1)
- 陸娟(1)
- 陳亮(1)
- 關漢卿(1)
- 孟郊(1)
- 高適(1)
- 王惲(1)
- 嚴羽(1)
- 王之道(1)
- 劉基(1)
- 賀雙卿(1)
- 李曾伯(1)
- 王羲之(1)
- 李之儀(1)
- 葛長庚(1)
- 梅堯臣(1)
- 秦觀(1)
- 方干(1)
- 沈約(1)
- 李珣(1)
- 劉長卿(1)
- 劉過(1)
- 萬俟詠(1)
- 謝朓(1)
- 姜夔(1)
- 1、《惜分飛·富陽僧舍作別語贈妓瓊芳》 毛滂·宋代淚濕闌干花著露,愁到眉峰碧聚。此恨平分取,更無言語空相覷。斷雨殘云無意緒,寂寞朝朝暮暮。今夜山深處,斷魂分付潮回去。
- 2、《白云謠》 ·先秦白云在天,丘陵自出。道里悠遠,山川間之。將子無死,尚復能來。
- 3、《清平樂·鶯啼殘月》 韋莊·唐代鶯啼殘月,繡閣香燈滅。門外馬嘶郎欲別,正是落花時節。妝成不畫蛾眉,含愁獨倚金扉,去路香塵莫掃,掃即郎去歸遲。
- 4、《南鄉子·煙暖雨初收》 納蘭性德·清代煙暖雨初收,落盡繁花小院幽。摘得一雙紅豆子,低頭,說著分攜淚暗流。人去似春休,卮酒曾將酹石尤。別自有人桃葉渡,扁舟,一種煙波各自愁。
- 5、《示長安君》 王安石·宋代少年離別意非輕,老去相逢亦愴情。草草杯盤共笑語,昏昏燈火話平生。自憐湖海三年隔,又作塵沙萬里行。欲問后期何日是,寄書應見雁南征。
- 6、《別范安成》 沈約·南北朝生平少年日,分手易前期。及爾同衰暮,非復別離時。勿言一樽酒,明日難重持。夢中不識路,何以慰相思?
- 7、《潁亭留別》 元好問·元代故人重分攜,臨流駐歸駕。乾坤展清眺,萬景若相借。北風三日雪,太素秉元化。九山郁崢嶸,了不受陵跨。寒波淡淡起,白鳥悠悠下。懷歸人自急,物態本閑暇。壺觴負吟嘯,塵土足悲咤?;厥淄ぶ腥?,平林淡如畫。
- 8、《醉中留別永叔子履》 梅堯臣·宋代新霜未落汴水淺,輕舸惟恐東下遲。遶城假得老病馬,一步一跛飲人疲。到君官舍欲取別,君惜我去頻增嘻。便步髯奴呼子履,又令開席羅酒卮。逡巡陳子果亦至,共坐小室聊伸眉。烹雞庖兔下籌美,盤實飣餖栗與梨。蕭蕭細雨作寒色,厭厭盡醉安可辭。門前有客莫許報,我方劇飲冠幘欹。文章或論到淵奧,輕重曾不遺毫厘。間以辨謔每絕倒,豈顧明日無晨炊。六街禁夜猶未去,童仆竊訝吾儕癡。談兵究弊又何益,萬口不謂儒者知。酒酣耳熱試發泄,二子尚乃驚我為。露才揚己古來惡,卷舌噤口南方馳。江湖秋老鱖鱸熟,歸奉甘旨誠其宜。但愿音塵寄鳥翼,慎勿卻效兒女悲。
- 9、《青衫濕遍·悼亡》 納蘭性德·清代青衫濕遍,憑伊慰我,忍便相忘。半月前頭扶病,剪刀聲、猶在銀釭。憶生來、小膽怯空房。到而今,獨伴梨花影,冷冥冥、盡意凄涼。愿指魂兮識路,教尋夢也回廊。咫尺玉鉤斜路,一般消受,蔓草殘陽。判把長眠滴醒,和清淚、攪入椒漿。怕幽泉、還為我神傷。道書生簿命宜將息,再休耽、怨粉愁香。料得重圓密誓,難禁寸裂柔腸。
- 10、《浪淘沙·海底飛塵終有日》 白居易·唐代海底飛塵終有日,山頭化石豈無時。誰道小郎拋小婦,船頭一去沒回期。
- 11、《江城子·帳里鴛鴦交頸情》 和凝·五代帳里鴛鴦交頸情,恨雞聲,天已明。愁見街前,還是說歸程。臨上馬時期后會,待梅綻,月初生。
- 12、《蝶戀花·閱盡天涯離別苦》 王國維·清代閱盡天涯離別苦,不道歸來,零落花如許?;ǖ紫嗫礋o一語,綠窗春與天俱莫。(俱莫 一作:俱暮)待把相思燈下訴,一縷新歡,舊恨千千縷。最是人間留不住,朱顏辭鏡花辭樹。
- 13、《鳳凰臺上憶吹簫·寸寸微云》 賀雙卿·清代寸寸微云,絲絲殘照,有無明滅難消。正斷魂魂斷,閃閃搖搖。望望山山水水,人去去,隱隱迢迢。從今后,酸酸楚楚,只似今宵。青遙。問天不應,看小小雙卿,裊裊無聊。更見誰誰見,誰痛花嬌?誰望歡歡喜喜,偷素粉,寫寫描描?誰還管,生生世世,夜夜朝朝。
- 14、《憶王孫·短長亭子短長橋》 錢枚·清代短長亭子短長橋,橋外垂楊一萬條。那回臨別兩魂銷,恨迢迢,雙槳春風打暮潮。
- 15、《如夢令·一晌凝情無語》 王之道·宋代一晌凝情無語,手捻梅花何處。倚竹不勝愁,暗想江頭歸路。東去東去,短艇淡煙疏雨。
- 16、《舊題蘇武詩 / 別詩四首·其一》 佚名·兩漢骨肉緣枝葉,結交亦相因。四海皆兄弟,誰為行路人。況我連枝樹,與子同一身。昔為鴛與鴦,今為參與辰。昔者常相近,邈若胡與秦。惟念當離別,恩情日以新。鹿鳴思野草,可以喻嘉賓。我有一罇酒,欲以贈遠人。愿子留斟酌,敘此平生親。
- 17、《送人歸京師》 陳與義·宋代門外子規啼未休,山村落日夢悠悠。故園便是無兵馬,猶有歸時一段愁。
- 18、《送陸務觀福建提倉》 韓元吉·宋代觥船相對百分空,京口追隨似夢中。落紙云煙君似舊,盈巾霜雪我成翁。春來茗葉還爭白,臘盡梅梢盡放紅。領略溪山須妙語,小迂旌節上凌風。
- 19、《送姬仲實隱士北還》 王惲·元代紛紛末術例從諛,邂逅淇南論有馀。賈傳自憐多感慨,東門何意泥孤虛。雨連賓館留三宿,天遣幽懷為一抒。覺我胸中聞未有,九峰新說歷家書。
- 20、《送石昌言使北引》 蘇洵·宋代昌言舉進士時,吾始數歲,未學也。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,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;家居相近,又以親戚故,甚狎。昌言舉進士,日有名。吾后漸長,亦稍知讀書,學句讀、屬對、聲律,未成而廢。昌言聞吾廢學,雖不言,察其意,甚恨。后十余年,昌言及第第四人,守官四方,不相聞。吾日益壯大,乃能感悔,摧折復學。又數年,游京師,見昌言長安,相與勞問,如平生歡。出文十數首,昌言甚喜稱善。吾晚學無師,雖日當文,中甚自慚;及聞昌言說,乃頗自喜。今十余年,又來京師,而昌言官兩制,乃為天子出使萬里外強悍不屈之虜庭,建大旆,從騎數百,送車千乘,出都門,意氣慨然。自思為兒時,見昌言先府君旁,安知其至此?富貴不足怪,吾于昌言獨有感也!大丈夫生不為將,得為使,折沖口舌之間足矣?! ⊥昱砣螐母还惯€,為我言曰:“既出境,宿驛亭。聞介馬數萬騎馳過,劍槊相摩,終夜有聲,從者怛然失色。及明,視道上馬跡,尚心掉不自禁?!狈蔡斔钥湟袊?,多此類。中國之人不測也,故或至于震懼而失辭,以為夷狄笑。嗚呼!何其不思之甚也!昔者奉春君使冒頓,壯士健馬皆匿不見,是以有平城之役。今之匈奴,吾知其無能為也。孟子曰:“說大人則藐之?!睕r與夷狄!請以為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