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佚名
《論語》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,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。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,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,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、論理思想、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。與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《詩經》《尚書》《禮記》《易經》《春秋》并稱“四書五經”。通行本《論語》共二十...
作者:佚名
《山海經》是先秦古籍,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。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、物產、神話、巫術、宗教等,也包括古史、醫藥、民俗、民族等方面的內容。除此之外,《山海經》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,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。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寓言故事有,夸父逐日、女媧補...
作者:佚名
《周易》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,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,其對于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,天干地支五行論,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。
作者:佚名
《黃帝內經》分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兩部分,起源于軒轅黃帝,后又經醫家、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,一般認為集結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。在以黃帝、岐伯、雷公對話、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,主張不治已病,而治未病,同時主張養生、攝生、益壽、延年。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(《黃帝內...
作者:莊子及門徒
《莊子》書分內、外、雜篇,原有五十二篇,乃由戰國中晚期逐步流傳、揉雜、附益,至西漢大致成形,然而當時流傳版本,今已失傳。目前所傳三十三篇,已經郭象整理,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。內篇大體可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,而外、雜篇發展則縱橫百余年,參雜黃老、莊子后學形成復雜的體系。
作者:佚名
《孟子》四書之一。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、公孫丑等著。為孟子、孟子弟子、再傳弟子的記錄。最早見于趙岐《孟子題辭》:“此書,孟子之所作也,故總謂之《孟子》”?!稘h書·藝文志》著錄《孟子》十一篇,現存七篇十四卷??傋謹等f五千余字,286章。相傳另有《孟子外書》四篇,已佚(今本《孟...
作者:呂不韋 主編
《呂氏春秋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,有八覽、六論、十二紀,共二十多萬言?!秴问洗呵铩肥菓饑┠辏ü啊?39”年前后)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(儒、法、道等等)著作,又名《呂覽》。此書共分為十二紀、八覽、六論,共十二卷,一百六十篇...
作者:佚名
《百家姓》與《三字經》、《千字文》并稱為三大蒙學讀物?!栋偌倚铡烦蓵诒彼纬跄?,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,后增補到504個,其中單姓444個,復姓60個。 《百家姓》讀來順口,易學好記?!栋偌倚铡凡⒉灰勒崭餍帐系娜丝跀盗颗判?,“趙錢孫李”成為《百家姓》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于宋代吳...
作者:佚名
《金剛經》是佛教重要經典。根據不同譯本,全名略有不同,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《金剛般若(bōrě)波羅蜜經》,唐玄奘譯本則為《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, 梵文 Vajracchedika-praj?āpāramitā-sūtra?!督饎偨洝穫魅胫袊?,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,以鳩摩羅...
作者:佚名
《易傳》是一部戰國時期解說和發揮《易經》的論文集,其學說本于孔子,具體成于孔子后學之手?!兑讉鳌饭?種10篇,它們是《彖傳》上下篇、《象傳》上下篇、《文言傳》、《系辭傳》上下角、《說卦傳》、《序卦傳》和《雜卦傳》。自漢代起,它們又被稱為“十翼”。